今天小编岚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和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山西杏花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
1、山西杏花村村名起源 摘要: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研究,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
2、一、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千百年来从未更易。
3、 古汾酒工艺需要杏仁,因而杏花村地区广栽杏树。
4、竹叶青酒在唐代已有,唐末宋初发展为羊羔酒。
5、北宋张能臣《酒名记》则记载为汾州杏仁露。
6、这就意味着唐末宋初,汾州生产的几种著名药酒汾清酒、羊羔酒和杏仁露,离不开杏仁。
7、酒坊附近自然会广载杏树,所以人们将酒坊村,渐渐呼为杏花村。
8、 二、明清时期的古杏花村名的沿革 《旧唐书》载唐代制度:“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9、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
10、里正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
11、杏花村地区在唐代有著名的郭栅镇,郭栅镇地处要冲当设乡长,位于今杏花村的东南方向二里处,古杏花村当属之。
12、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元代,到明代出现了尽善一名。
13、明代实行里甲制管理地方事务,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杏花村地区被划为尽善北里和尽善南里,尽善北里辖11村,尽善南里辖3村。
14、明清时期杏花村属于尽善北里,里长可能就住在杏花村。
15、 这就是说,明初尽善不是村名,只是里甲名号,当时因为人口稀少,自然村没有行政村的概念,单户可成独村,三户可称小村,村落是很不稳定的,所以明清县志多只记里甲名。
16、由于明初里名“尽善”的设置,渐渐的才有了个尽善村,万历《汾州府志》汾阳堡寨中已有尽善南,尽善北,尽善镇。
17、可见大约在万历年间有了尽善村的概念,并且取代了郭栅镇的地位。
18、 尽善里名的起因,是在明洪武年间,因“旌善亭”转化而来。
19、明史记载,申明亭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创建的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
20、设申明亭处,也必设旌善亭,县治之有图者,也多半标明二亭的所在。
21、事实上汾阳除杏花村镇外别的地方没有关于申明亭的记载,旌善亭南名为尽善南里,旌善亭北为尽善北里,渐渐的演化出个尽善村。
22、无独有偶,著名的灵石县王家大院静升村,也是由旌善村演化而来。
23、明清时期里与村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很多明清里名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24、 尽管如此,我们从别的资料中还是能证明明代和清代山西杏花村地名依旧在使用。
25、最好的史证是《山西实业志》光绪初年的义顺魁酒坊和光绪三十四年的三盛魁酒坊都赫然标明产地是:杏花村。
26、其他诗文证书就多了,其一,现杏花村留有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手笔,“得造花香”,古人写字与今方向不同,所以应该念作“香花造得”,香花当指杏花。
27、其二,清代《汾阳县志》录清人曹树谷的《汾酒曲》诗:甘露堂荒酿法疏,空劳春鸟劝提壶。
28、酒人好伴行春马,曾到杏花深处无?“杏花深处”当指杏花村。
29、其三《申明亭酒泉记》清·申季庄“汾酒之名甲天下,而以申明亭为最。
30、唐诗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1、皆为此也”。
32、也强调杏花村。
33、其四,古代民谣唱的“汾州府,汾阳城,离城三十杏花村”和“尽善尽美杏花村”,也都提到杏花村。
34、 三、民国时期汾阳杏花村名的历史记载 关于村名的记载见于报纸的记载是1922年作家萧湘在大公报发表游记《诗人歌咏的杏花村》一文,文中写道:“原来杏花村是山西汾阳的一个村镇,距县城约三十余里”。
35、从史料来看,尽善是尽善,杏花是杏花。
36、民国时期实行区乡制度,杏花村一带设尽善乡,驻尽善村,管理着十多个自然村,其中之一就有杏花村。
37、由于人口增长,尽善北的小村杏花村渐渐的与尽善连为一村,老百姓则将二者混称,形成一村两名的状况。
38、 闯王立书:“醇香汾酒献英雄,万民拥戴起义军,闯王留得题辞在,尽善尽美杏花村”。
39、史料显示闯王进北京确曾途径杏花村,而且也一定会喝酒,不过所谓“尽善尽美杏花村”是闯王将两村村名联在一起而已,尽善不是闯王的发明,杏花村也没有为此更名。
40、 结论:山西杏花村起源于唐朝,由于当时的汾州保健酒汾清、羊羔和杏仁露等需要杏仁,所以酒坊附近广载杏树,久而久之村名约定俗成。
41、后来随着汾酒工艺的改变,杏仁不再是酿酒原料,杏花村的杏树失去保护逐渐消失,村名也渐渐讹传为绣花村,并且被明清里名取代,杏花村名一直存在。
42、解放后成立杏花村镇,杏花村由村名变为镇名。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